存档

‘杂感’ 分类的存档

《电脑线圈》和互联网的未来

2007年9月11日 2 条评论

在QQP的blog上面看到这个,

我期望更便捷的网络化
比如我去任何一个餐馆前能知道是否有位置
我等公车能知道到达时间
我去看电影钱知道是否邮票
我希望任何问题都能在手机上解决

随手回了一下:

我希望一切都不需要通过手机来解决。
手机也要变成某种东西的一个功能而已。

回复的过程当中突然被我自己吓了一跳,因为想到了近期在追的一部片子,电脑线圈。这个片子的设定很有意思:未来的孩子们都戴着一种特制的眼镜,戴上这种眼镜就可以看到存储在服务器上面的所有现实世界的一个拷贝,这个信息实时更新,所以包括汽车在内的很多东西可以根据这些数据进行导航。除了现实世界当中的东西,通过眼镜还可以看到只有这个虚拟世界才有的更多的东西。比如我不戴眼镜可以看到那座楼,戴上了之后也可以看到那座楼,而且可以看到那座楼是一个电影院还是商场,或是住宅。当然,也许如果是电影院,你还可以看到正在上映的片子和现在的票额情况。同时,这个眼镜可以用来打电话,当作普通的PC使用,甚至可以养只有戴上眼镜才可以看到的宠物……

这不就是我们梦想的互联网么?

那么,片子当中探讨的那个问题就比较严肃了:当虚拟的世界当中拥有现实当中的一切信息的时候,它和现实到底有多少的距离?在片子当中,因为数据的不同步,有了所谓的古旧空间(数据在服务器上面更新延迟比较大的数据区),并在其中滋生了illegal这种虚拟的生命体;与之相对的,也有了为了保证数据完整性而到处修改不同步数据的沙奇。而这些东西放在一起,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人类物理存在的肉体,怎么能够放在虚拟空间当中。

当互联网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我们也许不得不面对这种物理和信息的冲突:信息永远应该作为物理世界的一种附属品,互联网能够解决的只有信息问题,我们不应该忽视人类无法抛弃的物理存在(肉体)。

也许,这才是我们规划未来互联网的时候所必需的心态。

标签:

From: Linus Torvalds linux-foundation.org>

2007年9月7日 1 条评论

http://thread.gmane.org/gmane.comp.version-control.git/57643/focus=57918


From: Linus Torvalds <torvalds <at> linux-foundation.org>
Subject: Re: [RFC] Convert builin-mailinfo.c to use The Better String Library.
Newsgroups: gmane.comp.version-control.git
Date: 2007-09-06 17:50:28 GMT
(19 hours and 46 minutes ago)
On Wed, 5 Sep 2007, Dmitry Kakurin wrote:
>
> When I first looked at Git source code two things struck me as odd:
> 1. Pure C as opposed to C++. No idea why. Please don’t talk about portability,
> it’s BS.

*YOU* are full of bullshit.

C++ is a horrible language. It’s made more horrible by the fact that a lot
of substandard programmers use it, to the point where it’s much much
easier to generate total and utter crap with it. Quite frankly, even if
the choice of C were to do *nothing* but keep the C++ programmers out,
that in itself would be a huge reason to use C.

In other words: the choice of C is the only sane choice. I know Miles
Bader jokingly said "to piss you off", but it’s actually true. I’ve come
to the conclusion that any programmer that would prefer the project to be
in C++ over C is likely a programmer that I really *would* prefer to piss
off, so that he doesn’t come and screw up any project I’m involved with.

C++ leads to really really bad design choices. You invariably start using
the "nice" library features of the language like STL and Boost and other
total and utter crap, that may "help" you program, but causes:

– infinite amounts of pain when they don’t work (and anybody who tells me
that STL and especially Boost are stable and portable is just so full
of BS that it’s not even funny)

– inefficient abstracted programming models where two years down the road
you notice that some abstraction wasn’t very efficient, but now all
your code depends on all the nice object models around it, and you
cannot fix it without rewriting your app.

In other words, the only way to do good, efficient, and system-level and
portable C++ ends up to limit yourself to all the things that are
basically available in C. And limiting your project to C means that people
don’t screw that up, and also means that you get a lot of programmers that
do actually understand low-level issues and don’t screw things up with any
idiotic "object model" crap.

So I’m sorry, but for something like git, where efficiency was a primary
objective, the "advantages" of C++ is just a huge mistake. The fact that
we also piss off people who cannot see that is just a big additional
advantage.

If you want a VCS that is written in C++, go play with Monotone. Really.
They use a "real database". They use "nice object-oriented libraries".
They use "nice C++ abstractions". And quite frankly, as a result of all
these design decisions that sound so appealing to some CS people, the end
result is a horrible and unmaintainable mess.

But I’m sure you’d like it more than git.

Linus

Very interesting, also boring...

人和人是不一样的,如果不喜欢某项东西又无法改变,至少你有用脚投票的权利。
或者,你有用手投票的权利,如果C++更好,就用C++做出来一个比Git更加成功的东西,
怎么都比这种无意义的争吵要好。

其实,newsmth上面的坑比这个还有意思。适合茶余饭后消遣一下。
标签: ,

Google Reader added Search!

2007年9月7日 没有评论

Nice feature, really.

标签:

曾经是……

2007年8月26日 1 条评论

今天偶然转到某人的live space上面看看,发现对于我的评价是:

曾经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好青年……

我现在不是了么……

标签:

2007年8月8日,两则新闻

2007年8月8日 1 条评论

北京奥运会开幕一周年

2008中超南北分区

当我看到这两则新闻,心里真不是滋味。这让我想起了2003年某天,我还在上大一的时候,某次宿舍卧谈会上,大家谈到奥运会的话题,因为不满当时岩石多对联赛的乱搞,郁闷当头,义愤填膺的讲出一句:奥运会会让中国足球倒退10年,信不信,立此存照。

当时我们都把这个当作戏言。

没想到这个真的要变成现实了。

在这里,一切问题都是政治问题。
政绩决定一切,我死后哪怕洪水滔天。

从另一个方面说,一个奥运会真的那么重要么?毋庸置疑,明年的奥运会上,中国的体育健儿们一定会像买大白菜一样的拿金牌,至于究竟是真实水平还是利用点人和,那就是另外的事情了。然后体育总局和媒体就会喜笑颜开,集体高唱中国人民站起来了,人民体质增强了,我们已经是体育强国了……

但是,难道真的奥运会拿了多少多少金牌我们的体育就强大了?人民的身体素质就提高了?用一个20天的赛会来衡量人民的身体素质,我们未免有些太天真,太不自信了吧。

标签:

测试一下Trackback

2007年8月5日 没有评论

这篇帖子纯粹是为了测试一下MSN space的Trackback功能。

如果你的RSS阅读器发现了这个帖子,请无视之。大笑

标签:

Visual Studio 2005的标题栏……

2007年8月2日 没有评论

为什么就不能显示solution的全路径 >_< …
至少给我一个配置项来设置一下吧,就像Explorer那样。
谁知道有什么方法,麻烦告诉我一声。
如果没有,难道又要DIY一个……

标签:

北京六月飞雪……

2007年8月1日 3 条评论

http://news.sina.com.cn/o/2007-08-01/090512307503s.shtml

难道真的…… 哦?

标签:

FireFox Myths

2007年8月1日 没有评论

Firefox Myths

非常有意思的文章,相对于众多吹捧Firefox的文章来说,这篇帖子客观的多。虽然有些条目我也有话说。例如资源占用的情况,IE的资源占用之所以不高,是因为很多的资源都算在了explorer的头上。至于IE和FireFox谁更安全的说法,我一直当笑话看的——安全问题决不是通过软件可以实现的,唯一可以比较的是两个浏览器是否是Out-of-box security,也就是在没有任何配置的全新安装的浏览器上面安全性如何,这个结果应该是差不多(在XPSP2之后):IE在这种情况下已经禁用了ActiveX和跨域浏览,所以大多数时候没什么问题;但是用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安装了众多的软件之后,安全不安全,这是用户的问题了。

当时我从IE切换到FireFox的时候,主要的考虑非常简单:它是跨平台的,而且在Linux和Windows下面的用户体验、配置文件格式一致,基本上可以共享。

其实我使用FireFox的时间也不短了,整个过程当中,FireFox当中不尽如人意的东西也发现了很多,但是FireFox的好处在于众多的扩展——每当某种功能没有的时候,往往就有人用扩展实现了,而如果没人做,自己也可以做一个。长期下来,FireFox安装了30多个扩展,由此导致FireFox启动非常慢,而且有内存泄露,但是这些都是小问题——更重要的东西是,它能不能完成我的需求,让我集中精力完成我要完成的事情,例如写blog,例如搜索资料,例如收发邮件。如果FireFox不能胜任,通过IETab切换成IE引擎浏览就好了。把精力集中在浏览器本身上,实在不是一种有效的做事方式。

标签:

Microsoft + Open Source

2007年7月30日 1 条评论

放在几年之前,如果将这两个词语放在一起,人们会想到到什么?有人认为是笑话,有人认为是天方夜谭,甚至有人认为这是微软的又一次FUD……但是放在今天,当微软真的开始open source的时候,这成为了一个事实,正在发生的事实。

http://www.microsoft.com/opensource

如果你到上面的网站去看一看,也许你会失望,这里没有sourceforge类似的开源项目列表,没有为数众多的新闻组和wiki,也没有各式各样的下载,这里似乎只有非常微软风格的一些声明和鼓动,并没有什么实际的东西。但是在我看来,这个网站也好,Bill Hilf的声明也好,其实只是一个标志罢了,微软只是把长期以来开源的东西整合在了一起,做出来一个姿态而已。在这个网站上,Open Source就是它字面的意思,就仅仅代表源代码开放,除此之外,没有任何的含义,就像袁萌在其blog当中所写的那样,是“律师般”的言论。如果Open Source如微软所定义的那样,那么其实一直在在开发者当中得到广泛应用的WTL,detours,和微软开放给高校的Windows Research Kernel,都是微软的开源项目,而CodePlex也一直是微软的开源项目托管站点,和sourceforge没有区别。

但是在更多人的心中,Open Source却不只是其字面的含义,当中有更多含义是微软所没有接受的,比如自由、分享和黑客精神。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微软的行为,与其说是拥抱Open Source,不如说是劫持了Open Source:他让Open Source变成了一种行为,而不是一种精神。

也许事情也不会这么悲观,毕竟即使微软真的劫持了Open Source,活跃在Open Source社区里面的开发者们,仍然是充满着自由、分享和黑客精神的,而真正代表着Open Source的,正是这些开发者们,而不是微软,或者Linux,或者其他的开源软件。即使Open Source真的变成了一种行为而不是精神,我们还可以有Free Software,这种名字当中内嵌了自由精神的名字。

所以现在,让我们拥抱微软的Open Source,和我们自己的Free Software吧。微笑

标签: